3月2日,长安凯程举行出口阿联酋校车发车仪式,这是长安凯程进入阿联酋市场的首个校车批量订单。

这几年的项目进程,依旧历历在目:
2018年3月,发运2台样车,经过经销商及招标方一年的测试、试运行,均对样车性能满意;
2019年初,正式进入当地政府供应商名录,因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,招标推延;
2021年春,阿联酋政府重启招标,当年10月中标并签订241台购车合同。
多次沟通,技术难题不留死角
接到订单后,长安凯程迅速成立大中型客车中东项目组。
由于国内客车的许多供应商已停产或转产,所有的技术状态都需要重新更改确认。项目组技术人员需要尽快调整技术方案、另寻资源,尽早确定技术状态,以确保后续工作顺利进行。

人员少、任务重、时间紧,技术人员废寝忘食、加班加点。
为了满足中东地区高温炎热、紫外线强、缺雨风沙大的气候特点,团队不仅要与客户来回多次沟通,确认技术状态,也要和配套厂家进行技术对接,及时调整改进设计思路,制定专业的技术方案,确保各项参数达标,在技术问题上不留死角。

相聚云端,排除万难为保供
海外处的人员本应赴市场考察、洽谈,但受疫情影响,出访无法成行,沟通变得更加困难。
但越是艰难越向前。
商务谈判、客户考察、项目运作等所有环节全部由线下改成云端操作。
每天的办公室里,充斥的都是网络通话、视频会议、邮件往来……两国4小时的时差以及休息日的差异,让加班和“居家办公”都成了家常便饭。

年龄最大57岁,这个突击队有点牛
八名服务专员主动请缨组成“突击队”支援生产,严格按生产车间的要求开始调试和质量检验工作,郝海军和彭忠是本次突击队年龄最大的两位,已经57岁,但他们却和年轻人一样,冲在调试第一线。

在调试广场偶尔碰到他们,总是满脸汗水,满身油污,看上去有点狼狈。
同事跟他们打趣:“都成「老油条」啦。”
他们却摆摆手,新的一天又在忙碌中度过。
青年志愿者的到来,增添了一抹亮色
车辆下线调试后,入库交验前需要清理干净车内卫生,青年志愿者们以一腔热血克服困难,自告奋勇地做起了清洁工,认真向老师傅学习,清扫完车辆让老师傅验收合格后才算完成。

一个个红马甲在车内劳作着,给北方寒冷的初春增添了一抹亮色。

在公司上下连续4个月的团结协作、攻坚克难、全力以赴下,最终不负众望,首批车辆发运成功,最终实现顺利交付。

“物资都到齐了,样车底盘今晚就是干到12点也必须装配完成!”
阿联酋2号项目也吹响号角,我们仿佛看到了海平面上,一辆辆长安凯程校车,整齐的排列在货轮上,向着明亮那方,奔向充满希望的未来。

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
既然目标是地平线,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
前进的道路上会充满坎坷
我们只要朝着目标不懈地跋涉
向着明亮那方
希望的钟声定会敲响黎明的时空